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满载民意民智 ——汉阴高质量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时间:2025-04-16 17:55:44 作者:罗茜 来源: 字体:

  自被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表达立法诉求、反映民情民意的平台载体,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为“立法直通车”“民意连心桥”“普法宣传站”“法治助推器”,有效促进地方民主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提升。

  法润万家,让法律法规“声”入人心

  汉阴县在原有的迎宾公园增加宪法元素,意在充分发挥普法宣传、教育群众、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宪法公园”,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宪法文化的熏陶。

  “这个公园很有意思,以前我只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法律,哪里是我们能接触到的,如今在这儿休闲活动,就能接触到宪法。尤其是这个二维码一扫,想查什么法律都能查得到,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从手机随时反馈。”近日,在公园锻炼的张大爷说。为了群众方便、广泛参与立法工作,汉阴县创新工作方式,开发和借助微信公众号、征求意见二维码等线上方式,做到听取意见全天候。结合座谈会、征询会、群众广场会等多种线下方式收集意见。建立专家智库,邀请律师、行业专家等为群众解读法律草案含义,形成原汁原味的群众反馈意见“朋友圈”。让百姓感受到自己的意见有地方诉说、说了有回音,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和活力。

  众言议法,让立法智慧源自基层

  “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后,我作为普通百姓,之前一直都是遵法守法,没想到自己还能参与到立法立规的工作中来,特别是对安康市养犬管理条例的意见征询,我也提了1条建议,该条例的制定,确实有利于改善和美化小区环境,让我们居住生活更为舒适和干净。”城关镇凤台新区一居民说。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为延伸,健全完善全县基层立法联系点网络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壮大工作队伍,丰富联系点工作形式,将听取意见建议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拓展群众参与立法立规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与人大代表“家、站”紧密联系,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内容相连 ,构建形成有场地、有标志、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记录、有人员的“六有”工作格局。在全县确定10个立法联络站、29个征询单位、3个协作单位、153个信息采集点,搭建起“1+10+29+3+N”立法联系工作网络体系,打通了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深耕特色,为提升立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但它联系着大决策、大部署、大制度、大事情。紫云南郡搬迁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以搬迁后扶模式为基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还能参与国家立法工作,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茨沟村立法信息采集点位于凤堰古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风景区内,依托景区优势,让法治与自然共融。兴隆佳苑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依托两说一商议事机制,通过立法联系点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相融合,让群众人人参与……汉阴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优势,认真研究、科学筹划,持续夯实立法阵地建设,开展特色立法活动,确保每个立法采集点都成为一个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品牌,为提升立法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