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的调研、面对面的沟通、持续跟踪的督办,正让一条条代表建议从纸面走向地面,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写下了生动的注脚。在汉阴县双河口镇第二十届人大第八次会议上,共收到代表建议26件,内容涵盖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多个民生领域。会后,镇人大主席团及时向镇政府进行了交办,截至目前已全部答复完毕。
培训+调研,让建议“言之有物”
代表建议质量是办理工作的“生命线”,镇人大采取“一线调研+专题培训”双管齐下的方式,全面提升代表建议撰写能力。深入一线,脚步丈量民情。在人代会前,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村组院落,结合“联组包户”“片区座谈”等方式,让代表收集民意、掌握实情。专题培训,提升撰写水平。为使调研成果能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建议,镇人大主席团每年组织开展代表建议撰写专题培训,涵盖建议撰写的基本规范与格式要求、如何增强建议的可操作性等。通过“调研收集素材+培训规范表达”,让代表们学会了如何将民意诉求转化为“言之有物、靶向精准”的规范建议。
闭环管理,让建议“落地生根”
精准交办,明确责任。会后,镇政府及时召开交办会议,依据部门职能对26件建议进行交办,明确办理流程、格式规范、答复时限与责任落实等要求,形成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办理工作格局。面对面沟通,增进理解。严格落实“代表面对面”机制,推动建议办理从“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转变。要求承办单位在办理前主动联系代表,把握建议初衷;办理中邀请代表参与,共商解决方案;办理后当面答复结果,听取代表意见。多维督办,确保落地有声。为确保代表建议“办到底、见实效”,镇人大主席团结合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等,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从“纸面”到“地面”,让建议“开花结果”
通过构建 “提出—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全链条工作机制,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汉双路沿线的交通标识标牌得到完善,群众出行安全性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覆盖,人居环境质量切实改善......从“纸面建言”到“落地成果”,从“群众期盼”到“民生实事”,一条条代表建议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建议的背后,是民意的汇聚,是代表的担当,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双河口镇人大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让每一份代表建议都能落地有声、惠泽于民,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中,绘就更加鲜活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