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气象局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 录入者:hyrd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4日 点击数: 【字体:

   

汉阴县气象局工作报告  

   

2020813日在汉阴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  

二十四次会议上  

   

汉阴县气象局   陈庆庆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汉阴县气象局2019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各位委员予评议。  

一、基本情况  

 汉阴县气象局现有在编职工6人,中共党员4人。2016年8月经汉阴县委批准,设立我省气象部门第一个县局党组。2020年1月1日汉阴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移至双河口镇龙垭村三组,正式开始新站观测。  

近两年来,我局先后被省政府应急办授予“全省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全市气象部门目标考核“特别优秀达标”单位以及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被县政府授予“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2019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单位;2019党风政风行风考核“优秀”单位;全省气象部门“业务服务考核最佳县局”和“发展潜力最优县局”。   

2019年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中国气象局党组主题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到我局调研过工作,均给予高度肯定。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执行宪法和气象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一是加强法律学习。我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推进、重大工作安排全面落实到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同时,我局平常全面抓好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学习宪法和气象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党组中心组重要的学习内容,开展了“我与宪法”知识竞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和《知法、守法、爱法》微视频活动。2018年4月省人大农工委来我县开展《陕西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立法调研,对我局“学法,遵法,用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开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易燃易爆场所)、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审批。强化协同监管,形成工作合力,联合应急管理局、住建局印发《关于加强防雷安全管理的通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辖区内确定的16家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纳入系统管理,建立责任清单。2018-2019年开展“双随机”抽查2次,共抽查易燃易爆场所10家。  

三是重视普法宣传。通过“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12.4”法治宣传日开展气象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主题活动,利用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实地参观讲解,年均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5000余份。同时,协调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及时发布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也推进了气象普法工作。  

(二)履行职能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完善站网密度和要素升级。目前我县建成4套六要素区域站、6套四要素区域站、10套两要素区域站、1个通用机场气象观测站、1个国家级观测站、1个城市气候观测站、1个校园气象观测站、1个高山指标站,逐步构建集气象、行业和社会观测于一体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100%,多要素占比提高了50%。建成了面向林业和生态环保的套大气负氧离子监测设备、面向旅游的云海5套实景监测设备、面向防汛的乡镇视频会商系统和主要河道视频监控系统1套。完成了汉阴县防灾减灾作战系统建设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升级。建立了与卫健、武装、水利等部门的数据共建共享,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局依托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手机短信、抖音、微博微信等,经授权向全县发布疫情防控宣传信息2.5万余条,制作《疫情防控专题气象预报》87期。  

二是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全面推进气象服务融入式发展编制完成了贫困县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制作发布《农业气象信息参考》9期。购买了1套便携式土壤水分仪。定期开展油菜、水稻生长趋势调查。制定了油菜生产气候指标1套,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强化油菜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新增茶叶气象灾害保险险种。智慧农业APP安装推广率居全市第一位。及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送气象信息,2019年共发布各类气象信息手机短信约9万余条,发布对象2438人。我局为农服务工作在2019年全省决策气象服务视频会做交流发言。  

三是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完善与水利、国土、环保、交通、民政、地震等部门的灾害应急处置联动机制。配合县民政局完成平梁镇集镇社区创建省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与县防汛办联合举办防汛抗旱、气象业务知识培训。夯实乡镇气象工作职能,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加快乡镇气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成,城关镇、蒲溪镇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第三批、第四批标准化气象为农示范镇”、蒲溪镇1名人员被中国气象局评为“重大气象服务贡献奖”、蒲溪镇先锋村村长被中国气象局评为“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城关镇水利站站长被陕西省气象局评为“重大气象服务贡献奖”。  

建成平梁人影标准化作业点1处、人影作业空域申请系统1套,2019年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5次。2019年县政府成立气象灾害应急专项指挥部2019年指挥部办公室下发防御通知4次,县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覆盖率达100%。2019年共启动了15次气象部门应急响应命令,发布各类预报服务材料403期;预警信号22期;联合县国土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5期。县级领导在各类气象服务材料中批示10次,市县各级领导检查指导防汛工作7次。市县合作共建县应急减灾中心在今年年底有望投入使用。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2019年我县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入选了2019年度“社会关注奖”。并组织我县两家企业参加了“第一届中国天然氧吧文化旅游节暨特色农产品展”,在中国兴农网推荐了两家企业的特色农产品。坚持全年发布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同环保局合作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服务,2019年发布《汉阴县空气污染气象扩散条件公报》2期。  

五是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按照县委政府统一部署强化驻村扶贫工作,派驻1名驻村工作队员在赵家河村,县委组织部每月对驻村队员考核两项指标均为100%。严格履行总队长职责。每周到村研判当前工作,统筹四支队伍力量,凝聚攻坚合力,2019年12月迎接了市级交叉检查。2019年草桥村脱贫51户64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94%。结合实际,精准帮扶。我们多方筹措帮扶资金,用于开展贫困村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六一”慰问贫困户儿童、“中秋节”、“春节”慰问贫困户。为李子产业园安装气象监测设备。购置扶贫物品,助力爱心超市。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心连心。我局3名帮扶干部共帮扶15户贫困户。协助1户完成了的危房改造任务。帮助1户补办了残疾证。看望了生病住院的3名贫困户。为帮包贫困户送去了棉衣等,贫困户满意度不断提升。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贫困地区气象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四支队伍”人员全部纳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气象信息服务网络向贫困地区延伸传播。  

(三)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方面情况  

我们始终秉承工作在地方就要服务于地方的发展理念。一是强化监督制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全年24小时业务人员在岗值守班,春节期间我局业务人员坚守岗位被汉阴媒体专题报道。二是我局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利服务,去年共出具气象证明6份。三是由我局牵头组织开展了汉阴县2019年基础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获得公众好评。四是深化智能网格预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等核心技术开发,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2019年全省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6.0分。2019年全市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2.86分。五是汉阴中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我局成立挂牌。为全县141名气象信息员配发了防汛工具包。  

三、存在问题  

(一)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地方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完善。按照《陕西省气象条例》及省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完善国家气象与地方气象协调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建立稳定的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全省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促进气象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改善基层气象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按照属地标准将职工绩效工资、一次性奖励、医疗保障、养老统筹、住房公积金等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持基层气象系统干部队伍稳定。目前,我县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保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的标准还比较低,地方气象事业运行经费缺口仍较大,特别是职工的医疗保险、一次性奖励、医疗保障、养老统筹、住房公积金一直没有解决。  

(二)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获取便利化的提升,公众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第一信息,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产品种类、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可用性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对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度的要求越来越精细。目前部分气象服务产品与社会大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消费需求趋势不匹配,气象预报准确率、预测精细化水平和气象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宣传还不够深入。一些行业对预防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象资源缺乏了解,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御认识还显得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做好汉阴县气象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积极申报“十四五”项目,多途径争取中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对标对表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规划,围绕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的要求,在“十四五”时期延续“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基础上,实施五项重大工程即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工程、专业气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二)加快推进地面观测自动化。开展研究型业务和观测质量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在全县逐步完善旅游景区、设施农业、山区大雾地段的特种气象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更好地开展好精细化气象服务。按照汛前年景分析、汛期滚动订正、灾前加密研判、灾中实时应急、灾后检验评估的流程,扎实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开展对重大天气过程的实况与预报、格点与站点温度、降水的检验评估与反馈。加强业务学习通过秦智系统开展各类气象预报服务,特别是为县域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技术保障。   

(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工作。进一步依法履行气象管理职能。依法做好气象行政审批与服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日常监管全覆盖,对高风险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加快推进气象“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在我县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